<source id="3ai2y"></source>
<nobr id="3ai2y"></nobr>
<center id="3ai2y"><s id="3ai2y"><meter id="3ai2y"></meter></s></center>
<center id="3ai2y"><s id="3ai2y"><progress id="3ai2y"></progress></s></center>
<source id="3ai2y"></source>
<nobr id="3ai2y"></nobr>
<th id="3ai2y"></th>
<source id="3ai2y"><menu id="3ai2y"><legend id="3ai2y"></legend></menu></source>

幫扶助困、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溫暖煙臺

來源:煙臺市融媒體中心  2023-03-04 11:00:00
A+A- |舉報糾錯

  早春三月暖意濃。隨著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的到來,我市各地掀起全民志愿服務活動熱潮,將文明根植在這片熱土上。

  志愿服務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雷鋒精神是新時代有力的精神支撐和價值指引。近年來,我市不斷推動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拓展內容、創新形式、豐富載體,也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形成了志愿精神薪火相傳的可喜局面。目前,全市共注冊志愿服務組織1.2萬個,志愿者146萬人,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2920萬小時。

  微光成炬,點亮煙臺。今天,無數的“活雷鋒”、志愿者正在港城大地上傳播文明、播撒大愛,以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的豐碩成果,為加快建設更具競爭力的新時代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凝聚精神力量。

  制度規范化

  以制度化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

  “美德信用還能當錢花,真好!2月21日,龍口市北馬鎮西劉家村,村民呂大姐掏出“美德信用卡”,把積分兌換成洗化用品,高興地合不攏嘴。

  把無形美德變成有形價值,正是我市探索推行“志愿+信用”機制的集中縮影。我市將個人信用與志愿服務掛鉤,開展信用+環境整治、信用+幫扶助困、信用+移風易俗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通過信用積分兌換物品、兌換榮譽,使無形的信用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有形價值。目前,芝罘區、牟平區、龍口市、海陽市、萊陽市、昆崳山保護區、長島綜合試驗區等7個區市建立了志愿者激勵回饋辦法。

  健全的體制機制,是促進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制度化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大力引導人們積極參與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事事可為的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完善了志愿者注冊、愛心文化培育、服務項目對接、表彰激勵回饋及多渠道投入保障等志愿服務活動運行機制,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不斷邁上新臺階、打開新局面。

  我市每年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典型評選活動,調動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積極性。目前,已累計推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14個,省級典型217個,切實增強志愿者榮譽感、獲得感。

  有激勵也有考核。我市將志愿服務工作成效納入文明單位創建標準,把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和黨員參加活動情況作為重要考核依據,不斷強化志愿服務考核評估效力。

  此外,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聯合成立煙臺市志愿服務學院,定期對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和從業人員開展技能培訓,加大志愿服務工作研究,促進志愿服務專業化。

  陣地全域化

  建平臺抓隊伍強陣地夯實活動基礎

  “大家把手抬起來,跟著音樂走……”近日,牟平區寧海街道政府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老年舞蹈愛好者們一早就開始了有滋有味的一天。大家一起交流溝通、鍛煉身體、陶冶情操,臉上掛滿了笑容。

  陣地活起來,居民樂起來,小小實踐站透出大幸福。近年來,我市通過建平臺、抓隊伍、強陣地,大力推進志愿服務陣地“全域化”,文明實踐基礎不斷夯實,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深入。

  我市全力推廣使用“志愿山東”平臺,把市縣兩級所有志愿服務客戶端、小程序全部轉移到“志愿山東”平臺,實行統一管理。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達到146萬人,志愿服務時長累計2920萬小時。

  人人崇尚志愿者,人人爭當志愿者。在這種濃厚的社會氛圍中,我市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鞏固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縣鄉村三級分別建立17+N、5+N、3+N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全市達到1.9萬支。發揮部門行業優勢,建成民政系統“慈善義工”、婦聯系統“巾幗志愿者”、共青團系統“青年志愿者”、文明單位“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等涵蓋2000多個單位、40余萬人的專業化志愿服務組織。加大社會化志愿服務組織的培育力度,統籌資源力量,通過組織發動、孵化培育等形式,共培育志愿服務組織1.2萬個。

  我市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窗口單位、車站、核酸檢測亭等重點公共場所,拓展志愿服務陣地,廣泛設置有顯著標識的志愿服務站點,隨時隨地為群眾提供各類貼心服務,全市共建成各類志愿服務站點1.5萬個,實現應建盡建。

  活動精準化

  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基層治理

  全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主動融入發展大局,瞄準群眾需求,及時提供志愿服務,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各級贊譽。

  孩子沉迷手機,親子關系緊張,學習狀態差……2月19日,棲霞市開展“為小”家庭教育進社區志愿服務宣講活動。面對開學之初的家庭教育問題,“蒲公英”家庭教育宣講團的20名志愿者,“一對一”地為80余個家庭分析、“支招”,向家長傳授生動有趣的育子方法,引導家長以積極心態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近年來,我市常態化開展“五為”志愿服務活動,每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達到13萬場次以上,涌現出“習語潤心”“愛在17”“盛蘭助老”等志愿服務品牌,實現與中心工作、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

  中心工作安排到哪里,志愿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我市組織策劃“仙境海岸線你我共守護”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動員17萬名志愿者參與創城志愿服務,用行動傳遞文明精神、貢獻志愿力量。疫情期間,我市制定《煙臺市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應急服務保障工作手冊》,動員全市24萬名志愿者主動參與核酸檢測、物資配送、人員排查等工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貢獻力量,也在服務大局中實現了人生價值。

  志愿者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務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市積極暢通志愿服務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將社會工作者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人員管理組織架構,按照“方便群眾、易于管理”的原則優化組織網格布局,實現社會工作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共建共享。

  同時,我市還創新開展“網格化+志愿服務”社區治理新模式,將社區劃分成網格,每個網格配備若干志愿者,精準回應居民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激發社區治理活力。

  (煙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苗春雷)

初審:邊關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新聞爆料:QQ群 41885496  熱線 8200999

相關新聞
下載膠東頭條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膠東頭條客戶端   簡介:提供煙臺新聞、國內國際報道、便民信息、網上民聲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新聞爆料

爆料熱線電話:8200999
中國電信提供技術支持
網友交流QQ群:41885496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丰满少妇bd正在播放电影院
<source id="3ai2y"></source>
<nobr id="3ai2y"></nobr>
<center id="3ai2y"><s id="3ai2y"><meter id="3ai2y"></meter></s></center>
<center id="3ai2y"><s id="3ai2y"><progress id="3ai2y"></progress></s></center>
<source id="3ai2y"></source>
<nobr id="3ai2y"></nobr>
<th id="3ai2y"></th>
<source id="3ai2y"><menu id="3ai2y"><legend id="3ai2y"></legend></menu></source>